普京将在瓦格纳政变后首次会见习近平和莫迪;独家分析:中國過去這幾年:泡沫清零与病毒清零同时发生,成本叠加、交织
高级顾问称中国失业青年可能构成政治风险;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将访华以“负责任地管理”两国关系;中国可能已转向旧工具来帮助支撑人民币
欢迎收看本期《中国简报》。今天是 2023 年 7 月 3 日。在《中国简报》中,我们为您带来来自全球媒体的有关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最新新闻,以及独家专家分析。如果您发现我们的内容有帮助,请订阅我们的时事通讯。
独家分析:中國過去這幾年:泡沫清零与病毒清零同时发生,成本叠加、交织
短暂的“稳杠杆”
2018年春季,中国和美国爆发了贸易战,此时中国内部还在进行通过降低债务的“去杠杆”运动。国内经济的萎靡不振,显然不利于应对贸易战的外部威胁。2019年初,在中美迟迟没能达成贸易协议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将“去杠杆”运动暂停,改为“稳杠杆”。其后,宏观经济发生了好转。
房地产行业去杠杆叠加Covid19疫情
2020年1月,中美两国近两年的贸易战告一段落,两国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其后不久,中国和世界爆发了Covid19疫情。由于中国采取了独特的病毒清零政策,在病毒传染性不是特别的的阶段,病毒清零的代价较小,对经济影响不大。事实上,中国的外贸行业,由于其它国家陷于疫情无法进行正常生产,还获得了大量订单。
随着贸易战的暂时了结,疫情的有效控制,经济的回暖,以及影子银行大体清理完毕,2020年秋季,中国重启了“去杠杆”,此时的重点转向了高负债的房地产行业。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的房价一直在上涨,投资者、银行、地方政府(在中国,地方政府是土地的拥有者)以及房地产开发商,对房价的上涨预期非常坚定。自然而然,房地产开发商举债也非常大胆。以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恒大集团为例为例,其注册资本仅有39亿人民币,但是负债有近两万亿人民币,杠杆倍数惊人。
房地产行业的去杠杆,叠加此前推出的旨在抑制炒作房价的各种政策,如限购(每个家庭购买住房套数的限制)和限售(拥有住房后,需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出售),导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逐渐冷却了。
2022年初,传染性极强的Covid19欧米克隆毒株传入中国,病毒清零政策的难度变大,经济成本也大大增加。病毒清零,叠加房地产行业去杠杆和抑制房价的种种举措,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的冷却,也让地方政府的财政陷入了困境,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浮出水面。这是因为 1)清零导致大量经济活动不得不暂停,直接影响了GDP增长和税收;2)在中国,土地归地方政府所有,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近一半,来自于卖地收入。疫情防控叠加房地产行业“去杠杆”和抑制房价的政策导致,让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冷却,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大大降低;3)病毒清零需要大量花费,如反复核酸检测、阳性病人隔离。
显然,清理房地产行业(泡沫清零)与病毒清零同时发生,二者经济成本叠加、交织,加大了泡沫清零的难度和可持续性。
(《中国宏观经济短期内几个热点问题》系列之四,本文作者李蔚君,經濟學家,《中國簡報》特約分析專家)
独立报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将参加多边安全组织上海合作组织(SCO)的虚拟峰会。此次活动将由2017年成为上合组织成员的印度主办。上合组织的重点是安全和经济合作、反恐努力、应对气候变化和阿富汗局势。该论坛对于莫斯科来说很重要,它可以证明它没有被西方孤立。上合组织成员包括中亚国家以及巴基斯坦、伊朗等其他国家。从长远来看,上海合作组织可能对西方构成挑战。
路透社
据报道,苹果公司大幅削减了上个月推出的增强现实耳机 Vision Pro 的产量预测。苹果唯一的该设备组装商中国合同制造商立讯精密据称准备在2024年生产不到40万台。这比苹果早些时候设定的第一年100万台的内部销售目标大幅减少。耳机设计的复杂性和生产难度被认为是缩减目标的原因。该设备更实惠版本的计划也被推迟。
彭博社
为国家主席习近平政府提供咨询的经济学家刘元春警告称,如果解决不当,中国不断上升的青年失业率可能会导致政治问题。在私营部门停滞不前和就业市场大量应届毕业生的推动下,5月份中国16岁至24岁人群的失业率达到创纪录的20.8%。刘和他的合著者强调,需要更强劲的经济复苏和劳动力市场复苏,作为缓解失业年轻人压力的解决方案。
日本时报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将于本周访问中国,与高级官员会面,讨论一系列问题。耶伦将强调“就关切领域进行直接沟通”并与中国合作应对全球挑战的重要性。这次访问是在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上个月访问北京之后进行的,期间双方一致认为有必要“稳定”关系。耶伦预计将讨论有争议的话题,例如中国的反间谍法和所谓的不公平经济行为,以及美国对半导体的技术法规。
彭博社
周一早盘,人民币走强,可能是由于中国当局的干预。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上涨0.5%,报7.2157,然后回落。银行抛售美元,导致人民币迅速上涨,并在人民币达到当日参考汇率后停止抛售。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将参考利率设定在强于预期的水平,以稳定汇率。上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超过5%。
路透社
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和俄罗斯海军司令尼古拉·叶夫梅诺夫海军上将在北京会面,讨论加强两国海军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李克强表示,希望定期开展联合演习和巡逻。
多伦多星报
由于任意执法、出境禁令和错误拘留的风险,美国国务院建议美国人重新考虑前往中国的旅行。尽管该通报没有列举具体案例,但它是在最近通过的《外交关系法》之后发布的,该法威胁要对那些被认为损害中国利益的人采取反制措施。中国还通过了反间谍法,引起外国商界的担忧。该建议警告说,在中国旅行的美国公民可能会被拘留,无法获得领事服务或有关其涉嫌犯罪的信息。
悉尼先驱晨报
中国遭遇严重洪涝灾害,数千人流离失所,首都北京连续9.8天气温超过35摄氏度。这是自 1961 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北京降雨量不足可能是造成炎热天气的原因之一,今年北京的降雨量甚至比往年还要少。除了洪水之外,暴雨、冰雹和高温也给全国各地的基础设施、农作物和牲畜造成了损害。极端天气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气候变化及其对中国14亿人口影响的担忧。
悉尼先驱晨报
越南禁止华纳兄弟电影《芭比娃娃》在国内发行,原因是其中的一个场景显示了中国在南海有争议的领土。中国利用地图上描绘的“九段线”来宣示其对该地区的主权主张,其中包括越南认为属于自己的部分地区。继梦工厂的《冰雪奇缘》之后,这部电影是最新一部因描绘有争议的九段线而在越南被禁的电影。越南政府指责中国船只侵犯其在南海的主权。
日本时报
特斯拉和比亚迪在第二季度均创下了新的销售记录,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全球最畅销清洁汽车制造商的地位。特斯拉交付了创纪录的 466,140 辆汽车,超出了华尔街的预期,而比亚迪则公布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季度销售业绩,共售出了 700,244 辆新能源汽车,其中一半是纯电动汽车。结果证明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降价增销量战略的成功,而比亚迪的强劲表现则得益于其实惠的产品和全球野心。
彭博社
香港警方宣布悬赏 100 万港元,奖励提供线索逮捕八名根据国家安全法通缉的民主活动人士。这些人目前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过着自我流放的生活,其中包括前立法会议员罗冠聪以及活动人士。中国于 2020 年 6 月在香港实施国家安全法,并被用来镇压异见人士。
路透社
据一位知情官员透露,预计日本将在人工智能方面采取比欧盟更为宽松的规则。日本政府的目标是制定一种更接近美国态度的人工智能方法,以促进经济增长并成为先进芯片的领导者。日本采取更温和的做法可能会削弱欧盟将其规则确立为全球基准的努力。欧盟工业主管蒂埃里·布雷顿正在访问东京,以推广欧盟在人工智能规则制定方面的做法,并加强半导体领域的合作。
日本时报
台湾将进行为期两天的导弹实弹测试。这次测试是在台北和北京之间的关系紧张之际进行的,中国去年在台湾地区进行了两次大型军事演习。中国将台湾视为其领土的一部分,并威胁要入侵。这次导弹试验也是在北京最近在台湾海峡附近进行空中和海上演习的背景下进行的。自蔡英文当选总统以来,北京一直拒绝与她的政府对话。蔡英文拒绝承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彭博社
中国第二大开发商万科表示,中国国内市场目前“低于预期”,短期内面临压力。万科董事长于亮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实际情况比预期要糟糕一些”。于的言论的这一变化凸显了中国房地产行业开发商的担忧,因为在整体经济也失去动力之际,市场正在走弱。尽管政策制定者对价格增长放缓表示欢迎,但价格进一步下滑的风险正在增加。
南华早报
由于预期改善美中关系的努力将缓解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科技竞争,香港股市出现两周来最大涨幅。恒生指数上涨 1.8%,科技指数飙升 3.3%。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 6 月份销量增长后,前景看好,也取得了收益。阿里巴巴集团上涨2.7%,京东上涨4%,百度上涨4.2%。中国财政部宣布,美国财长耶伦将于周四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四天的访问,讨论金融和经济事务。
悉尼先驱晨报
美国及其盟国正在对中国获取人工智能(AI)发展所需的先进技术施加限制。荷兰政府加入美国和日本的行列,要求企业获得出口许可证才能销售芯片制造机械,从而限制使用更旧的型号。此前,美国曾限制向中国销售先进芯片和芯片制造零部件。预计拜登政府将宣布对人工智能技术实施进一步的出口管制。中国官方媒体指责美国强迫盟友限制销售,而中国商务部则呼吁遵守国际贸易规则。
南华早报
根据财新标准普尔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中国六月份工厂活动增长放缓。该指数从 5 月份的 50.9 跌至 6 月份的 50.5,表明经济活动略有扩张。该数字进一步证明,由于需求减弱,该国经济在第二季度失去了动力。疲软的采购经理人指数表明,中国正在努力维持今年早些时候出现的新冠疫情后的复苏,市场目前预计将有更多政策支持来推动经济复苏。
通过中国简报了解全球与中国相关的最新新闻、分析和政策简报。我们的团队从各种来源(包括媒体、智囊团、政府机构和行业专家)汇总、综合和总结最重要的信息。
我们的使命是为您提供适合您感兴趣的特定领域的易于访问且极具价值的信息。我们了解了解与中国相关的最新动态的重要性,并致力于让我们的读者能够理解这些信息。
访问我们的网站,加入对话并了解与中国相关的最新新闻和动态 www.6dobrie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