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中国金融系统知美派告退,江浙沪官员分掌
王毅指责美国对气球的反应 "歇斯底里";中国官员抵达台湾进行大流行病后的首次访问;马云对中国承诺的转变的考验;在乌克兰战争的影响下,中国希望重启德国与欧洲的关系
欢迎阅读今天的《中国简报》。在国际新闻方面,中国最高外交官王毅批评美国击落了一个据称用于间谍活动的气球,同时在乌克兰战争的影响下寻求恢复中国与德国和欧洲的关系。与此同时,一群中国官员三年来首次抵达台湾。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专栏文章警告说,在中国最著名的企业家马云获得自由在论坛上公开发言机会之前,不要轻信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的承诺。请继续关注中国国内国际事务的更多动态。
今日独家解读如下:
中國金融系統的知美派告退,江浙滬官員分掌
中國國務院正進行徹底的人員更換,不象以往,即使換一位總理,內閣班子都有很大的延續性,現在卻象民主政治中的政黨輪替:李強擁有前所未有的組閣機會。
即使在小心翼翼、專業性很強的金融系統也是如此。朱鎔基曾經怒氣衝天地趕走前任總理李鵬的留蘇派同黨李貴鮮,自己兼任了央行行長,幾年之後,朱又將戴相龍從行長任上貶去天津。
周小川掌握央行,是朱與江澤民的共識,尤其江很念及周小川父親周建南對江本人的器重。
周小川的能力已經被歷史證明,在高速而混亂的時代,央行有效地避免了金融陷阱。這也使周超常規連任行長。
周小川並不屈服於當時負責金融的副總理王岐山,後者是一個被美國商界政界追捧的人物,事實上,王只是類似於北京痞子與官僚的混合物。
習近平最終既沒有繼續重用王,也沒有器重周,即使現在台上的央行行長易綱、銀監委主席郭樹清都只是過渡人物。
新總理李強沒有中央工作的經驗,但他也不需要有中央經驗的人幫助。習近平擁有不可挑戰的權力,可以讓李強亦依自己的意願挑選金融系統的掌門人。
吳清,上海市負責金融工作的副市長,曾是李強的直系下屬。上海是中國證券交易的中心,正是這個歷練,使吳清被挑選為新任的中國證監委主席入選。
易會滿在黨中央的地位比吳清更重要,可能調任中國銀行、保險監委的主席,包括制約內定的央行行長朱鶴新。
易會滿從浙江銀行系統爬升上來,而朱鶴新現任中信公司董事長,之前任過央行副行長,更長的職業生涯在江蘇省、北京市、四川省的金融系統。
如果他們三人的職務得到確認,那麼意味著中央金融系統的知美派告退:之前的兩位行長周小川、易綱都有在美國留學的經歷,後者更獲得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的終身教職。
(這是《中國簡報》評論員何頻撰寫的獨家分析)
彭博社:中国最高外交官抨击美国对气球的“歇斯底里”反应
中国最高外交官王毅批评美国击落了一个据称用于间谍活动的气球,称击落气球的决定“令人难以理解,几乎是歇斯底里的”。他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了讲话,副总统卡马拉哈里斯和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也出席了会议。这一事件扰乱了两国稳定关系的努力,布林肯推迟了对中国的访问。王还批评美国的贸易和台湾政策,称 CHIPS 法案是“100% 的保护主义”,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王正访问德国、法国、意大利和匈牙利,寻求加强与欧洲的关系并对抗北京认为的美国遏制。
日经新闻:中国官员在大流行后首次访问台湾
由中国台湾事务办公室上海办事处副主任率领的一组中国官员抵达台湾参加自 COVID-19 大流行开始以来三年来的首次文化活动。这次访问是在两国军事高度紧张之际进行的。十几名支持台独的支持者在机场外抗议他们的到来,对中国的目的是在这个民主岛屿上推行其政策表示担忧。虽然城市间的交流一直持续到被大流行中断,但自蔡英文总统 2016 年上任以来,中国一直拒绝与台湾政府对话,认为她是分裂主义者。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马云对中国承诺转变的考验
中国的经济沙皇刘鹤向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保证,中国正在“回归并重新开放商业”,并致力于实施大胆的经济和金融改革。刘在向美国和欧洲对话者发出安抚信息以平息人们对其“零新冠”政策对中国经济造成损害的真正担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刘的言论反映了党内高层对政策效果的真正担忧,这些言论可能没有习近平主席发表的言论那么有分量。刘的长期金融风险战争引发了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的违约,而且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对科技和房地产行业有任何重大政策变化。此外,值得信赖的“中国之友”也不能提出令人尴尬的问题。在中国最著名的企业家马云可以在论坛上自由公开发言之前,刘的保证不应只看表面。
南华早报:在乌克兰战争的影响下,中国希望重启德国与欧洲的关系
中国最高外交官王毅在本周的一系列会晤中寻求恢复中国与德国和欧洲的关系。中国正试图从与欧洲的紧张关系中恢复善意,这种关系是由中国在乌克兰战争中支持莫斯科造成的。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正在努力恢复与欧洲的联系,因为欧盟每年与中国的双向贸易额接近7000亿欧元,并已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尽管做出了这些努力,但人们仍怀疑这些努力能否取得成功,尤其是如果中国希望欧洲成为对抗美国的联合谈判筹码的话。